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必一运动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河南省主要法人银行机构电子交易笔数81892446万笔

2025-01-24 11:57:3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河南省主要法人银行机构电子交易笔数81892446万笔通过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数字金融正成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的一剂良方,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还为地方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河南是经济大省,数字金融在数字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了解到,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河南主要法人银行机构电子交易金额达到133020.04亿元,电子交易笔数为818924.46万笔,电子交易笔数替代率达到85.78%。

  2024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制定推出了《河南银行业保险业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紧密围绕服务河南省的“三个一批”重点项目、“六新”发展领域以及“十大战略”宏伟蓝图,细化了多达32项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指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扎实做好数字金融这篇大文章,促进数字赋能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助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

  通过政策引领,《工作方案》为数字金融在河南的蓬勃发展铺设一条清晰而坚实的路径,确保金融活水能够精准浇灌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助力河南经济稳健前行。

  记者了解到,郑州银行在数字金融领域通过优先贷产品模式的升级,成功打破了服务壁垒,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

  同时,数据中台“511工程”的实施,不仅强化了数据管理能力,还通过统一的数据服务门户、指标管理、标签管理、实时数据平台以及数据基础模型,全面提升了数据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对于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原消费金融”)来说,数智赋能已经写在了它的基因里。以数字“赋智”经营管理,以科技“赋能”金融服务。中原消费金融从成立之初就确定了走与传统银行补位发展、差异化服务长尾客群的普惠金融之路,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型消费金融公司”,坚持数字化、智能化、开放化及规范化的业务发展模式。

  在业务实践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已运用到中原消费金融信贷业务的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贷前画像”“贷中精细化管理”“贷后预警”,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服务成本更低廉,风险防控更可靠。其依靠数千个维度的大数据风控模型,实现了98%以上的自动化审批放款,九成以上的业务是秒批,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与地域限制。

  当前,中原银行正以“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为路径,全面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科技资源与业务资源需求的有机融合,赋能业务转型发展。

  在中原银行党委、行长刘凯看来,中原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数字银行顶层设计。从一开始,中原银行就在总行层面成立了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从上至下明确数字化转型规划蓝图和实施步骤,同时成立数字化转型工作小组必一运动官网,明确“定目标管过程重复盘”的转型项目闭环管理机制,确保数字化转型工作有序落地。

  作为全省金融科技的先行者,中原银行不断增强数字化经营能力,全面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打造具有中原银行特色的数字化服务生态圈。截至2024年8月末,中原银行手机银行用户数约1700万户,数字化信贷产品“永续贷”累计申请客户44.2万户,累计放款2193亿元。

  记者了解到,围绕河南数字金融发展目标,从顶层设计方面,河南全省主要银行机构均已将数字化转型工作纳入了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成立数字化领导小组,确定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引进科技人才,逐步推动跨领域、跨部门、跨职能的业务、技术的融合。

  据中国人民银行河南省分行介绍,河南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已累计公示9个应用,测试结束2个。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重点用能企业绿色信贷服务”成为全国入选的第一个绿色金融创新应用项目。截至2024年末,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余额953.59亿元,较年初增长16.39%。

  “围绕河南数字金融发展目标,方案要求辖内机构从多方面发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南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河南将力争用3年时间,推动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五个提升”,即:提升数字金融规划组织能力、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经济能力、提升数字金融风险控制能力、提升数字金融技术支撑能力、提升数字金融监管能力。(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郭丁然)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