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分类>>健身器材市场波动上升
健身器材市场波动上升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洗礼,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中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20年,中国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高达4.35亿人,比2019年增加2700万,同比增长6.62%。体育运动参与人数的增加助力了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健身器材制造的大国,但却是健身器材消费的小市场。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的成功,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发展机遇,健身队伍的不断扩大为健身器材生产商带来了浓厚商机。
根据《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发展》数据显示,中国健身器材自2006年以后才开始有了比较长足的发展,由2006年的17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2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左右。在2014年之后,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相比于2013年实现15%的增长,行业销售规模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指出,健身器材类商品大部分属于耐用品,消费者重复购买的几率较小,而中国由于健身人群目前基数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且人们的可支配时间较少,因此健身器材的销售一直无法快速增长。在2011—2020年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销售收入变化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进入2020年,因疫情限制出行而导致居家健身成为新潮,国内健身器材的销量出现明显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增长至395.2亿元,同比2019年上升32.8%。另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中国健身器材市场已经突破400亿元,未来有望冲击6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
此外,国家政策也为健身器材行业的壮大带来多重利好。近年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党建锐评:制度优势坚定经济发展信心》等政策的频繁出台,对于中国健身器材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行业发展环境日趋向好。其中,《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从未来趋势来看,国家还将继续出台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也给体育产业下的健身器材行业带来利好,有利于健身器材行业的市场拓展和壮大。
跑步机在健身器材市场中拥有可观的占有率。目前,中国的跑步机渗透率仍然较低,每百人保有量在5%以下,但是市场需求增长非常迅速,未来有望突破2000万台大关。随着国内健身房、酒店、游泳馆等健身休闲场所数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室内运动需求的逐渐增加,跑步机在过去的3年中逐步成为健身器材市场当中的重要细分赛道。据估算,2019年中国跑步机市场突破50亿元大关,市场上从1500元至上万元不等的各类跑步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跑步机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指出,就目前的消费情况来看,跑步机的主要消费人群是以减肥、塑形为主要目的,而性价比是中国消费者对跑步机最为关注的因素。
相比于独自健身而言,健身房正在成为年轻人参与健身活动的主要平台。2020年,中国各类健身房、健身俱乐部的会员数量达到7029万人次。相比于家庭消费,健身房的跑步机需求远远高于零散的家用端。跑步机作为健身房的基础设备往往会一次性大量采购,因此市场增长更加平稳。
自2018年起,中国跑步机进口金额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6100万美元下滑到2020年的3000万美元,下滑水平过半。与进口情况相反,中国是当之无愧的跑步机出口大国,在该产品的出口贸易上处于绝对优势。2015—2020年间,中国跑步机出口金额逐年上升。2020年虽然因疫情导致进出口受阻,但中国跑步机的出口订单逆势大增,出口量增至1497.4万台,出口总额达到14.28亿美元,同比上升82.61%。2021年1—4月,中国跑步机出口额为6.42亿美元,同比2020年1—4月增加了201.41%。
2020年,中国跑步机共出口至183个国家或地区。其中,出口至美国和中国地区的数量排名前二,出口量分别为360.3万台、350.3万台。其次是日本和韩国,出口数量为93.8万台和93.4万台。
《报告》建议:“中国体育健身器材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体育产品消费市场,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体育产品的品牌价值。在未来的国际贸易竞争中,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健身器材行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上下业有效衔接。具体来看,健身器材行业产业链上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钢材、电器五金类和橡塑化工等,下游则为终端客户和经销商,其中终端客户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健身俱乐部和个人消费者等。
钢材作为生产健身器材所需的原材料之一,市场需求较好,生产经营保持高位平稳运行态势。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钢材产量约为12.05万吨,同比增长9.8%。2020年1—7月份,全国钢材产量约为7.24万吨,同比增长3.7%。
下游方面,在新零售的大形势下,依托大数据技术,线上与线下渠道进行深度融合,建立全渠道销售模式已被众多健身器材企业所采纳。
尽管健身器材行业发展趋势在向好,但目前中国的发展仍有“痛点”,这主要是由于健身器械的销售与使用培训脱节、健身器材的质量难以保障必一运动官方网站。除此之外,传统的锻炼不需要借助健身器材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会偏向于成本较低的选项。
从竞争格局来看,国际企业如爱康、诺德士、力健、必确、泰诺健等品牌占据全球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内主要争夺高端市场。国内知名健身器材品牌主要为舒华、乔山、英派斯、澳瑞特和好家庭等,其中乔山和英派斯主要为健身俱乐部和酒店提供商用产品,国内大部分品牌主要占据低端健身器材市场。
目前,中国健身器材市场的本土品牌主要参与环节是产业链下游的制造环节,在上游的品牌端与海外大品牌之间差距仍然较大。从全球范围来看,健身器材市场高度集中,70%的市场掌握在少数几个品牌的手中。而中国健身器材市场也是如此,高端领域基本被国外品牌垄断,中国品牌只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尽管本土品牌在近几年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在高端市场目前还无法同国际品牌竞争。
同时,健身器材行业受到行业周期性和区域性影响较大。由于目前中国用户很多还没有养成健身习惯,或者大量使用无器材的健身模式,所以健身器材并非刚性需求市场。而高端器材市场又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较大,所以经济环境对健身器材影响比较大。
总体而言,中国健身器材市场仍处于早期竞争阶段,在自主知识产权研究以及零售终端品牌打造上还有待突破。有关专家认为,短时间内涌现新品牌的机会窗口期还没有形成,但是本土品牌存在着整合合并以及进一步走向专业化的机会。尤其是随着下一步私人健身器材市场的进一步成熟,有望形成新一代健身器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