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必一运动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必一运动官网从“运动荟”到运动会上海“健身社区”养成记

2024-06-21 00:35:4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必一运动官网从“运动荟”到运动会上海“健身社区”养成记在最近的采访中,菊园新区的相关负责人说,这里有两种“运动会”。仔细一问,才明白:前一种叫“运动荟”,居民家门口随心随意的健身运动的“荟萃”;后一种是社区里的市动会,只要参加的都受鼓励,“运动达人”受奖励。

  在菊园,对“运动荟”的“荟”字,有独特的理解:应该把全民健身的“所有可能性”都汇聚在一起。所以,在这里参加健身,没有“定义”上的压力,出门动一动、散散步、甩甩手、快走几步,“都可以算”。水平高的、水平低的;偶一为之的、每天坚持的;随着“样板”亦步亦趋的、有运动天赋添加一点“自创发挥”的,都可以在一起玩、在一起练,没有“鄙视链”,也没有“凡尔赛”。

  菊园新区的写手曾经“绘制”过一张当地“运动热点图”:北水湾体育公园内,晨练夜跑的身影络绎不绝;永新路足球场上,全情投入的球友四溢;市民健身驿站里,平日久坐的白领挥汗如雨。在方圆18.61平方公里的菊园新区,“健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一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身体力行。

  围绕“处处可健身、天天想健身、人人会健身”的目标,菊园新区给出了答卷:建有36条健身步道、3个市民健身驿站、1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16片市民球场、70个村居全覆盖市民健身苑点;拥有上海首个体育主题公园,引进全市首家拆装式百姓游泳池和市民沙滩排球场。

  仅2023年,北水湾体育公园、北水湾公共运动场、永新路足球场、永新路篮球场及3个市民健身驿站,服务的总量就接近20万人次。

  位于嘉唐公路上的菊园新区市民健身中心,总面积4658平方米,设有游泳馆、健身器材区、瑜伽房、羽毛球馆、休闲区等功能区,可以说是社区健身的一个“场所”,但也体现出“运动荟”的那个“荟”字。

  健身中心负责人郭帅说,中心尽量增加健身选择的层次和覆盖面。有氧运动、无氧运动;有器材、无器材;中低强度、高强度,各种运动和健身的选择,都可以在这里对应匹配。参加健身,既可以成为会员用年卡消费,也可以“非会员”单项单次消费。总的原则是,健身费用比市场价低,服务好,增加公益属性。

  有了“运动荟”这样的群众基础,菊园新区“送赛上门”,让社区有了自己的“赛事体系”,健身居民可以在各类赛场上“比一比、学一学、练一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名次不重要,切磋交流、增进邻里感情最重要。

  “送赛上门”的“家门口运动会”,打破传统赛事的固有模式,让每一位居民都能轻松参与,在多样化的趣味比赛过程中感受运动的魅力。系列活动主题多样,在有“球”必应挑战赛中,居民们可以体验到羽毛球、篮球、乒乓球、门球等多种运动项目的花式玩法;在弄堂九子运动会中,传统的扯铃子、滚圈子唤起居民儿时的弄堂回忆,邻里一道重温老上海经典游戏。

  社区办赛的热情,也带动了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菊园新区结合区域的发展定位,引进和培育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赛事,形成城市形象与赛事形象相结合、地区发展与体育事业相结合的赛事发展格局。

  菊园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亚萍介绍,与专业机构合作办赛,在菊园新区已经形成良性循环。通过购买服务、考核评估、监督指导,政府在激发社会办赛热情的同时,大大增加了体育服务供给。

  菊园新区沙排挑战赛,已成为上海市动会的赛事品牌,为上海全市的沙排文化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和魅力B—sports必一体育。挑战赛在实践中融入了更容易上手的气排球项目,进一步推动了这项运动的普及。如今,菊园新区已组建12支气排球队伍,吸引了近百名排球爱好者参与其中。

  健身设施全地域覆盖,健身网络全社会覆盖。这个“两覆盖”,正进一步释放菊园新区居民健身的热情。未来,这里还将推广“运动健康共享计划”,实现“体医、体教、体企”的融合发展,创新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样式,充分激发城市活力。

搜索